第二十期 | “年华易老,技 • 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

1.jpg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的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6月10日至7月10期间国家图书馆联合包括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在内的全国182家图书馆举办“年华易老,技 · 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我馆将推出线上系列推文,展映115个获评优秀的传承人记录项目的综述片。这些综述片立体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成长经历、技艺特点、代表作品、传承教学等内容,通过观赏影片,观众们不仅能领略到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和风采,还能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所焕发的魅力和风情。让我们一起致敬非遗传承人,牢记文化守护的责任感,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杨永良 · 传统技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2.png


2.2.jpg


传承人编号:01-0141
传承人姓名:杨永良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2.01.06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湟中县
项目名称: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杨永良,1962年出生,男,汉族,青海西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其主要产地分布在距西宁市26公里的湟中县加牙村及上新庄,以及省内其他藏族居住区。加牙藏毯的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和驼绒等,通过低温染纱、低温洗毯等工艺流程,可织造出天然环保、色泽艳丽、弹性好、不脱色掉毛的优良品质。杨永良出生于织毯世家,自幼随家人学习织毯技艺,从15岁开始便能独立完成一整套工序,不仅熟练掌握了加牙藏毯的各种工序和图案制作,还在祖传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成制作大型藏毯的技艺。


莫厌学 · 传统技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3.png


3.3.jpg


传承人编号:01-0151

传承人姓名:莫厌学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1.11.16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项目名称: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莫厌学,1951年出生,男,苗族,贵州雷山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制作芦笙,除了心灵手巧,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物理知识。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莫厌学自幼跟随家人学习祖传的芦笙制作技艺,他制作的芦笙工艺精细、外观漂亮、声音悦耳动听。他把传统的六管芦笙发展到今天的十五至二十四管,他制作的大芦笙整体长度可达六七米。


付占祥 · 传统技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4.png


4.4.jpg


传承人编号:01-0195

传承人姓名:付占祥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5.12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

项目名称:桦树皮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付占祥,1955年出生,男,赫哲族,黑龙江饶河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桦树皮制作技艺是我国北方游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手工技艺,桦树皮器皿在生产和生活中代替了陶器和瓷器,体现了森林狩猎民族的文化特色。桦树皮具有良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以此制成的器具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是狩猎民族喜爱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付占祥自1982年开始拜师学艺,从事桦树皮制作,改进传统技艺,生产出精美的桦树皮用品,与此同时,他还创新发展了桦树皮刻画、烫画等桦树皮制作技艺。


甘而可· 传统技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传承人编号:03-1389

传承人姓名:甘而可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5.03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项目名称: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甘而可,1955年出生,男,汉族,安徽屯溪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州漆器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其中的螺钿漆器至宋代已相当成熟。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钿、百宝镶嵌等工艺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总结漆器制作经验,著成《髹饰录》一书,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甘而可早年学习木工,同时学习绘画、雕刻。1979年进屯溪漆器工艺厂,师从汪福林、俞金海学习漆艺。1999年至今,专门从事传统徽派漆艺的开发研制。甘而可的漆器作品,原料与工艺恪守天然大漆制作的古法原则,将徽漆特色的菠萝漆、推光漆、漆砂砚及精细漆面纹饰推向新高度。


林初寅 · 传统技艺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综述片



传承人编号:03-1400

传承人姓名:林初寅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34.04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瑞安市

项目名称:木活字印刷技术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林初寅,1934年出生,男,汉族,浙江瑞安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代表性传承人。林初寅的祖母来自以木活字印刷技术闻名的瑞安东源村,并把这项技术带到了林家所在的曹村。东源木活字印刷技术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术,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石”。而这一技艺也孕育了一个特殊群体——东源谱师,他们走南闯北,编印宗谱。东源木活字印刷技术的生产流程包括二十道工序,完整再现了古代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是木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证。林初寅成长于耕读世家,早年继承祖父、父亲修谱的宗族业务,最终成为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一代翘楚。

7.png

活动开始时间: 
2022-06-22 18:00
活动结束时间: 
2022-06-22 18:00